欢迎您访问陕西自考网!网站为考生提供陕西自考信息服务,供学习交流使用,非政府官方网站,官方信息以陕西省招生考试院(www.sneea.cn)为准 RSS地图 | 网站导航

陕西自考网

自考热线:(029) 8162 5049

自考办电话 | 在线提问 | 公众号

试析现代会计的多重计量属性

编辑整理:陕西自考网 发表时间:2018-05-24 14:20:40   字体大小:【   【添加招生老师微信】


立即购买

《自考视频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199元/科!


所谓会计计量,是指针对会计对象内在的数量关系进行衡量、计算和确定,将其转化为以货币表现的财务信息及其他信息,以综合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动状况。作为会计计量的组成要素,计量属性是会计计量对象的数量化特征和外在表现形式。计量属性的不同选择,会使相同的计量对象表现为不同的货币数额。可以说,计量属性的不同是区分会计计量模式的主要标准。

长期以来,传统的财务会计坚持权责发生制原则、强调以历史成本作为单一的计量属性。权责发生制也称应计制,自收付实现制演变而来,它以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假设为理论依据,根据收入或费用的实际发生与否,也即以权责关系的实际发生期间作为确认与计量的时间标准。历史成本原则是指企业的各种资产应当按其取得或购建时发生的实际成本进行核算。客观地讲,传统会计采用的这种计量属性在提供具有充分客观性、可验证性的会计信息,正确反映物权、所有权转移、合理配比收入与费用,体现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国果关系,均衡各期损益,公允衡量企业经营业绩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复杂化程度的日益提高,跨国、跨行业经营,横向、纵向抑或混合合并的公司比比皆是,关联交易日趋隐蔽,创造性经济业务层出不穷。所有这些变化,猛烈撞击了传统财务会计模式,并对其计量属性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致使现代会计再也不能对其他计量属性熟视无睹,而是合理地兼收并蓄,糅合各种计量属性,吸彼家之长,避己家之短,最终形成了现代会计的多重计量属性。

一、现代会计多重计量属性的具体体现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凸现了收付实现制原则。

基于传统会计模式下会计分期的假设,认为假定“采用权责发生制会计得出的企业收益方面的信息,比只依靠现金收付说明的财务状况更为有用”(FASB-SFACNO.IHIGHLIGHTS)。于是,传统会计全面采用该项原则确认收入、费用及资产、负债,并编制相应的财务报告。然而,自20世纪70年代现金流量表首次在美国受到关注以来,时至今日,以收付实现制根据收入或费用的实际收付与否,以收付关系的实际发生期间作为确认与计量的时间标准为原则编制的现金流量表成为第三报表,且其在财务报告中的地位如日中天、蒸蒸日上。于是,在同一份财务报告中便客观存在有按不同确认标准编制的会计报表,从而构成了对传统会计单一计量属性最为有力的一击。

暂且抛开现金流量表不论,即使是现行的资产负债表,也不再是按传统财务会计单一的计量属性为原则编制而成,其本身亦并行存在着多种计量属性。

(二)资产负债表本身项目的确认与计量糅合了多种计量属性。资产负债表中各项要素的确认应是对计量属性最为突出的体现。但是,伴随着会计的持续改革与发展,在现代会计报表体系中,资产负债表对部分项目的确认与计最早已不再沿用传统会计的单一计量原则。于是,人们不禁对传统会计的计量属性问题产生质疑。

L、固定资产的重估价。目前,国际会计准则中对有关固定资产重估价的规定反映了现金流动制提供辅助信息的趋势。根据传统会计,企业资产负债表及有关帐簿中对固定资产始终以历史成本记录并予以反映。但在高新技术高速发展,或者物价发生较大幅度波动的情况下,固定资产会产生较大程度的无形损耗,其现行成本或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之间必然会出现较大差异,该差异便构成了企业未实现的损失或利得。基于其并未真正实现,传统会计对此无法加以确认,不会在财务报表中作出反映;但是,这些损失或利得又确实对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产生相当的影响。对此,国际会计准则采用现金流动制确认这些损失或利得,并将其纳入财务报表或在其他财务报告汇总予以披露。虽然在确认本来现金流入或流出量的过程中,计量的可靠性问题迄今为止尚未得到有效解决,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这些问题在将来肯定会有所突破。

2.商誉的处理。根据美国著名学家亨德里克森(E.S.HENDRIKSEN)的商誉“三元理论”(即对企业好感的价值论、超额收益论及总计价帐户论),商誉的实质在于一家企业的盈利能力超过了本行业平均获利水平或正常投资回报率。商誉作为一项无形资产,其价值确定必然存在较大的主观性。现代会计的惯例做法是对外购商誉予以确认,而对自创商誉则不允许确认。

(1)不确认自创商誉的做法违背了权责发生制原则。近几十年来,企业购并浪潮一浪高过一浪,有不断升温之势。现代会计在购并业务实际发生之际再确认商誉的做法远远背离了权责发生制原则。商誉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过程,为此,企业在日常的经营管理中较其他同行业企业付出了更为艰辛的努力,花费了更大的代价,“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而非只是在购并时才如山洪般爆发出来的。不确认自创商誉的做法显然无法解释“如此庞大的商誉是否在合并收购之日才突然形成?它究竟代表被收购公司何时何月的业绩”?其结果必然是无法真实、及时地向会计报表使用者提供正确反映企业超额盈利能力的信息。

(2)确认外购商誉的做法引入了收付实现制原则。企业在自创商誉形成过程中尚无合理依据确定其形成商誉的支出金额,若对其进行核算,所反映的会计信息显然过于缺乏可靠性;当企业合并其他企业时,因该业务而产生的外购商誉,其价值亦是由收购方与被收购方主观估计确定的。根据传统会计,在无法采用历史成本原则可靠计量的情况下,就不应在会计报表中予以确认。但是,根据收付实现制,外购商誉毕竟是通过某一时点的产权交易形成的,并且有可以计量的现金流入或流出数额(等于合并成本超过被合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因而具有相对的可验证性。因此,为向报表使用者提供更为相关、有用的会计信息,满足其决策需要,按照国际惯例,现代会计在外购商誉的确认问题上,引入了收付实现制原则。

3.购受法下合并企业资产与负债的确认。现实生活中,许多企业往往采用购受法(也称购买法),它是指以现金等资金形式购买另一个企业,而实现对另一个企业的合并。在这种合并方式下,实施合并的企业要按公允价值记录所收到的资产和承担的债务,取得被并企业的成本要按与其他经济业务相同的方法加以确定,即按合并回各自的公允价值将合并成本分配到所取得和所承担的可辨认资产和债务中。这就意味着,对于采用购受法进行企业间兼并的合并企业来说,其合并后资产负债表内所反映的各项目便可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合并企业原有的资产和负债,这部分是按历史成本(即资产与负债产生时的成本)进行反映的;另一部分是被合并企业的资产和负债,这部分则是按合并业务发生时被合并企业资产与负债的公允价值(可以是可变现净值、现行重置成本、评估价值等)进行确认和反映的。由此不难看出,对于采用购受法实施兼并的合并企业来说,其合并后资产负债表内各项目的确认基础丧失了一致性。

此外,现代会计对很可能发生价值减损的资产或金额能较准确估计的或有损失也在会计帐簿中予以反映。譬如,对于应收帐款、存货、短期投资及长期投资分别计损坏帐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以及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即通常所说的“四项计提”或曰“四项准备”;对于未来事项很可能(意味着发生的可能性在50%以上)证明,在资产负债表日,企业的资产已遭受减损或负债已经发生,并且能够对可能遭受的损失金额作出合理估计的或有损失,应予以确认。同时,现代会计中有关加速折旧法、先进先出法等会计的使用,也使得固定资产及存货的期末帐面价值接近于现行市价。

由上可见,现代会计早已抛弃了传统会计的单一计量属性原则,而是采取了各种计量属性之精髓,形成了现代会计的多重计量属性。

二、未来会计计量属性的发展趋势

(一)衍生金融工具与人力资源的计量问题。世纪之交,会计理论界对如何在财务报告体系中确认和反映衍生金融工具与人力资源问题的讨论正处于白热化阶段。可以说,衍生金融工具和人力资源问题的脱颖而出对传统会计理论产生了巨大的冲击。针对衍生金融工具而言,其显著特点是交易时态是未来的,并且价格波动大;签订期货或期权合约时,双方的权利、义务已确立,但交易尚未发生,甚至到合约期满时交易也可能不发生。于是,传统会计根本无法对其加以确认和计量。目前,理论界讨论的结果是,多数学者认为以现行市价为基础进行计量较好。至于人力资源的计量属性问题,仍处于探讨阶段,尚无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其计量绝对不会与传统会计的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相吻。

(二)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博弈。在决策有用观理念的引导下,FASB的第2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中已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并列为会计信息的两大主要质量特征;兼具相关性和可靠性的信息对于报表使用者而言最为有用。但现实情况又往往陷这两个原则于两难境地之中,可谓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也,以“着眼于用户”为出发点的“改进企业报告”最终能否获得成功,关键在于人们能否正确处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关系。

多年来,在相关性与可靠性相博弈的过程中,相关性显然占据了上风:1991年4月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理事会通过的综合报告《改进企业报告——着眼于用户》更为强调信息的相关性。显然,传统会计“是在以历史成本属性为主的前提下建立的,因而财务报告披露信息的相关性得不到充分体现,尤其在信息技术时代必将受到排挤”。于是,我们不难推导出如下结论:未来财务会计的计量属性必然是历史成本、公允价值、现行市价等多种计量属性并存。

三、多种计量属性的操作原则

既然多种计量属性在现行及未来财务会计确认与计量中的运用已构成会计发展之必然趋势,那么,在遇到具体经济业务时,应何去何从,如何选择会计计量属性问题则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提高多种计量属性在会计实务中的可操作性,笔者提出以下操作原则,以期抛砖引玉,推动我国会计理论与实务的进一步丰富与发展。

(一)多种计量属性运用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同质性。即会计计量结果应与会计对象、会计报表项目以及会计主体的实际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情况保持一致。

2、可验证性。即不同会计人员对同一会计事项进行计量时应得到相同的结果,相互之间可以验证。

3、一贯性。即会计计量方法前后期应尽量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如果变更,则应在报表附注中披露变更的原因以及变更导致的累计影响金额。

(二)多种计量属性运用时应借鉴的辅助性原则

l、充分相关性。会计计量结果尽量满足“现有的和潜在的投资者、雇员、贷款人、供应商和其他的债权人、顾客、政府及其机构和公众”等一系列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2.相对可靠性。会计计量结果应“没有重要差错或偏向并能如实反映其所拟反映或理当反映的情况而能供使用者所依据”。

3、合法性。会计计量过程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等规定,防止违规操作。

当然,上述标准不过是原则性探讨,遇到具体业务时还需要会计人员区别对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并发展会计理论。

本文标签:陕西自考毕业论文试析现代会计的多重计量属性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sxzk.sx.cn

本文地址:http://www.sxzk.sx.cn/lw/15318.html


《陕西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

陕西自考便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