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陕西自考网!网站为考生提供陕西自考信息服务,供学习交流使用,非政府官方网站,官方信息以陕西省招生考试院(www.sneea.cn)为准 RSS地图 | 网站导航

陕西自考网

自学考试《邓小平理论》精讲--导论

编辑整理:陕西自考网 发表时间:2018-05-23 12:26:03   字体大小:【   【添加招生老师微信】


立即购买

《自考视频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199元/科!

导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时代特征是:战争与革命。

2、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时代特征是:和平与发展。

3、邓小平关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决策和理论是建立在:对时代主题转换的正确判断。

4、建国后,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照搬了:苏联模式。

5、我们党从什么时候开始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956年苏共二十大召开和波匈事件的发生。

6、苏联模式是在战争与革命年代形成的—种社会主义模式,带有明显的:备战型或准战时型的特点。

7、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一概念是:1987年党的十三大。

8、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命题是在:1982年的十二大。

9、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并与入党章是:1997年党的十五大。

10、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时,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后来又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具体时间是:1945年党的七大。

二、多项选择题

1、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表明(AB)

A.世界要和平,国家要发展已成为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

B.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

C.世界已经成为一个和平与平等的大家庭

D.人类已经战胜了战争,消灭了战争

E.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获得了平等发展的机会

2、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这一命题说明(CDE)

A.邓小平理论改造了马克思主义;  B.邓小平理论修正了马克思主义

C.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  D.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

E.邓小平理论用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把马克思主义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3、邓小平理论是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BCD)

A.邓小平理论没有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

B.邓小平理论是从中国国情出发,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发展和创新

C.邓小平理论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发展和创新

D.邓小平理论用—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把马克思主义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E.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机械的重复

4、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问题上,邓小平强调(ACD)

A.改革也是一场革命;  B.改革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变革

C.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D.改革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E.改革是补资本主义的课

5、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BDE)

A.坚持改革开放;  B.马克思列宁主义;  C.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毛泽东思想;  E.邓小平理论

6、邓小平理论是(ABCDE)

A.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B.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C.中华民族振兴的精神支柱  D.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的统一; 

E.社会主义与爱国主义的统一

7、学习邓小平理论要(BCD)

A.熟记邓小平的所有著作;  B.认真系统地研读邓小平的著作

C.把学习邓小平著作同学习马列著作、毛泽东思想结合。

D.注意理论联系实际;E.用什么学什么

8、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原因主要是(ABCD)

A.错误路线造成的政治混乱;B.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

C.没有及时地、成功地对原有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改革

D.经济搞得不好,人民生活改善不大;E.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具有缺陷

三、简答题

1、简述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

答:邓小平理论的产生,首先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都是在战争与革命成为时代特征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时代主题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尽管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但世界要和平、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经济要繁荣、生活要提高,已成为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

随着时代主题的转换。战后兴起的新技术革命浪潮,使当今世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世界范围的竞争,从过去的军事转向经济实力和以高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上。

总之,邓小平理论是根据中国国情,在和平与发展成为主要问题的时代背景和新技术革命浪潮兴起的历史条件下,在抓住时代发展带来的机遇、回应时代发展提出的挑战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邓小平理论的形成经历了哪三个阶段?

答:第一阶段,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2年党的十二大,是邓小平理论初步形成的时期。这一时期找准了改革的两个突破口,即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的农村改革和兴办经济特区,从而使改革开放迅猛发展。

第二阶段,从1982年党的十二大到1987年党的十三大,是邓小平理论逐步展开并形成轮廓的时期。十三大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一概念。

第三阶段,从1987年党的十三大到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是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形成理论体系的时期。十四大报告指出“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3、为什么说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和振兴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答: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1945年党的七大又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十五大又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和宪法。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

邓小平理论以对当代中国和世界的深刻分析,为党和国家重新走在时代潮流前面,为中华民族以更强大的力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规划了崭新的切合实际的宏伟蓝图,而成为中华民族振兴的强大精神支柱。

总之,正因为邓小平理论是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统一,是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的统一,  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又是“中国化”的,所以才能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振兴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4、简述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飞跃及其意义。

答:中国革命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但在中国这样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东方大国进行革命,必然遇到许多特殊的复杂问题,因而只能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探索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所产生的理论成果,是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总结,是我们党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就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实践证明,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在当代中国,只有邓小平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

5、简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同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关系。

答:任何一个理论体系的创立,都和理论创立者所处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特定的历史背景,就是战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由盛转衰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

新中国成立后,在胜利地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又在没有经验的情况下基本上照搬了苏联模式。从这以后到“文化大革命”的发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的十年。在这十年中有正确也有错误。正确的是,早在1956年我们就发现了苏联模式的弊端和历史局限性,毛泽东提出以苏为鉴,探索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在这个探索中形成了一些正确和比较正确的理论成果,这些理论成果成为邓小平理论的思想源泉。错误的是,在经济上急于求成、盲目求纯和以阶级斗争为纲,从而导致“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内乱。“文化大革命”充分暴露了“左”倾错误的危害和我们体制的弊端,从而促进邓小平认真总结教训,推动了邓小平理论的产生和形成。

所以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都为邓小平理论和形成提供了历史的准备。

6、简述苏联模式的历史作用与历史局限性。

答:苏联模式是在战争与革命的年代形成的一种社会主义模式。由于当时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存在战争威胁,苏联模式带有明显的备战型或准战时型特点。这种模式有过重要的历史作用:有利于动员资源的优势,保持了经济在一个时期内的高速增长,使苏联在短时间内从欧洲最落后的国家之一变成欧洲一流的工业强国;在军事上,苏联在较短时间里就建立了强大的重工业和军事工业,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计划经济的尝试,还推动了西方国家走向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

但是,随着时代主题的转换,与备战相适应的发展战略和体制的积极作用开始弱化,粗放发展以及与此相对应的体制的潜力也逐渐耗尽;新技术革命把苏联模式的企业缺乏活力、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缓慢的缺陷更加明显的暴露出来;新技术革命促进了经济的全球化,从而进一步暴露了这个模式封闭半封闭的弊端。

这说明苏联模式是适用于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主义模式,在一定时期曾起过重要作用,但其历史局限性也是明显的。

7、苏联模式有什么特点?

答:苏联模式是在战争与革命的年代形成的一种社会主义模式。由于当时处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中并存在着战争的威胁,苏联的发展模式带有明显的备战型或准战时型的特点。具体说,这种模式的发展战略的主要特点是:以高速度的经济增长为首要目标;以重工业为固定的发展重点,以粗放发展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手段。与此相适应,形成了所有制过分单一、政企不分和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

由于这些特点,决定了苏联模式只能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挥作用。

8、当代青年为什么要努力学习邓小平理论?

答: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和振兴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这既说明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也表明努力学习和掌握邓小平理论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代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肩负着光荣的历史使命和重大的历史责任。只有认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了邓小平理论,才能牢固地树立起只有邓小平理论才能解决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的思想,自觉地按照时代发展的要求把自己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才能成为振兴中华的跨世纪人才。

学习邓小平理论,首先要认真地、系统地研读邓小平的著作,并同学习马列著作、毛泽东著作以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的重要文献结合起来。学习邓小平理论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学习邓小平理论,还要求我们学习邓小平的革命风范和崇高品格、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四、论述题

1、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关系是什么?

答: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这一命题,指出了邓小平理论的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一方面,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说的是这一理论在结合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时候,还用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所遵循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是与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的。

在邓小平理论形成过程中,在坚持和捍卫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方面,邓小平作出的一个历史性贡献,就是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维护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还表现在这一理论的基本内容无不源于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理论又是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这就是说,邓小平理论没有从本本出发、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而是从中国国情出发,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发展和创新,用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把马克思主义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总之,邓小平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坚持、发展和创新。

2、试述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衰败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兴起的内在关系。

答:苏联模式是在战争与革命的年代,在被资本主义包围的经济落后的资源大国,为了尽快地增加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国防实力而选择的一种社会主义模式。这种模式曾经起过重要的作用,它有效地对付了战争与战争威胁,借助这种模式苏联为反法西斯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由于这种模式以高速的经济增长为首要目标,苏联的经济曾经有过震惊世界的高速增长,使苏联由原来欧洲最落后的国家之一,变成国民生产总值在欧洲占第一位,世界占第二位的强国。但是,随着时代的主题由战争与革命转向和平与发展,与对付战争和威胁相适应的发展战略和体制的积极作用开始弱化。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粗放发展的潜力逐步耗尽。新技术革命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的全球化,从而进一步暴露了这个模式封闭半封闭的弊端和这种体制下企业缺乏活力和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缓慢的弊端,致使苏东国家从60年代开始,经济增长率不断下降。到80年代未90年代初终于发生苏东剧变,从而宣告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终结。苏东剧变的直接原因是苏共领导人的错误路线造成的政治混乱,外部原因是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根本原因是苏东各国没有及时地、成功地对苏联模式进行根本性的改革。中国的改革开放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是在苏联模式衰败的历史条件下兴起的。邓小平理论是在总结社会主义国家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特别是苏东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3、试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鲜经验与邓小平理论诞生的关系。

答: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这是一个东方大国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伟大的实践需要有伟大的理论,丰富生动的实践又为创造性的理论概括提供了取之不竭的源泉。邓小平理论就是在这样伟大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到十二大,在拨乱反正和改革起步的过程中,邓小平理论初步形成。

从十二大到十三大,在全国改革初步展开的过程中,邓小平理论逐步展开和形成轮廓。

从十三大到十四大,在中国的改革开放经受国内外复杂艰难情况的考验并不断发展和深化的过程中,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形成系统。

总的来说,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鲜经验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伟大实践。

4、为什么说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答: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这个命题,指出了邓小平理论的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即一方面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邓小平理论是在当代中国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之所以能够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因为:

第一,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第二,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第三,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正确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

第四,邓小平理论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5、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邓小平理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中心问题,第一次系统地科学地回答了在中国这种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问题,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1987年中共十二大从12个方面概括了邓小平理论的主要观点,1992年的十四大从9个方面对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新的概括,形成了一个科学体系。

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上,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上,邓小平作出了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

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上,指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问题上,强调改革也是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改革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问题上,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必须实行对外开放。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问题上,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问题上,提出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在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问题上,强调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核心,依靠力量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和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在祖国统一的问题上,邓小平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完成。

本文标签:陕西自考串讲笔记自学考试《邓小平理论》精讲--导论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sxzk.sx.cn

本文地址:http://www.sxzk.sx.cn/zl/3874.html


《陕西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

陕西自考便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