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陕西自考网!网站为考生提供陕西自考信息服务,供学习交流使用,非政府官方网站,官方信息以陕西省招生考试院(www.sneea.cn)为准 RSS地图 | 网站导航

陕西自考网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安学基础理论自学考试大纲

编辑整理:陕西自考网 发表时间:2024-08-23 09:29:23   字体大小:【   【添加招生老师微信】


立即购买

《自考视频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199元/科!

>>>点击进入陕西自考助学报名入口<<<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公安学基础理论自学考试大纲


(2024年审定)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 制定


大纲前言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鼓励自学成才,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建立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一种高等教育形式。应考者通过规定的专业课程考试并经思想品德鉴定达到毕业要求的,可获得毕业证书;国家承认学历并按照规定享有与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同等的有关待遇。经过40多年的发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为国家培养造就了大批专门人才。

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是规范自学者学习范围、要求和考试标准的文件。它是按照专业考试计划的要求,具体指导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国家考试及编写教材的依据。

为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考试制度、质量评价制度改革,更好地提高自学考试人才培养的质量,全国考委各专业委员会按照专业考试计划的要求,组织编写了课程自学考试大纲。

新编写的大纲,在层次上,本科参照一般普通高校本科水平,专科参照一般普通高校专科或高职院校的水平;在内容上,及时反映学科的发展变化以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近年来研究的成果,以更好地指导应考者学习使用。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

2024年3月


大纲目录


Ⅰ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

Ⅱ考核目标

Ⅲ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

导论

第一章警察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章我国人民公安机关的建立与发展第三章公安的本源

第四章公安机关的性质和宗旨

第五章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能和任务第六章公安机关的职责与权力

第七章公安机关的组织机构与管理体制第八章公安工作的概念、内容与特点第九章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和根本路线第十章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针与基本政策第十一章公安工作的评价与监督

第十二章公安法治建设

第十三章公安后勤与公安科技信息化建设第十四章公安队伍建设

第十五章公安工作的改革与展望

Ⅳ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


附录:题型举例大纲后记


Ⅰ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公安学基础理论》课程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治安学专业的一门课程。该课程是对我国公安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和概括,阐述公安工作一般规律和基本对策的理论体系,主要涵盖公安的历史,公安机关的性质和宗旨,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能和任务,公安机关的职责和权力,公安机关的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公安工作的内容、体系与特点,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和根本路线,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基本政策,公安法治,公安工作的评价与监督,公安队伍建设,公安工作的改革与展望等学科基础理论知识。

本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阐述公安学基础理论的同时,力求把公安工作实践中出现的现象、问题和案例运用到课程中;课程内容充分体现历史性、时代性、专业性、应用性和新颖性,做到理论成熟、观点新颖、内容全面。


二、课程目标

课程设置的目标是使得考生能够:

(一)了解和掌握公安学的基本概念,公安工作的一般规律、基本对策、基本要素等理论知识;

(二)理解和把握公安机关的性质、宗旨、职能、职责、任务、纪律、路线、方针、政策和科技信息化建设,公安队伍建设等内容;

(三)运用本课程的知识和理论思考分析问题,解决公安工作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三、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区别

《公安学基础理论》课程是治安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它与治安学专业的其他课程有着紧密联系,涉及法理学、刑事诉讼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犯罪学、治安秩序管理等相关课程的知识内容;同时,本课程与伦理学、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课程也有一定的相关性。当然,《公安学基础理论》课程与其他各门专业学科之间有着相互依赖性和相对独立性,本课程为其他各门专业学科提供基础理论工具,又依赖各学科的成果作为自己进行理论概括的根据,两者不能互相替代。


四、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的重点内容包括:警察、公安、警察学和公安学的基本概念;警察学与公安学的联系和区别;警察的起源和发展;公安的本质和公安行为;公安机关的性质、宗旨、职能和任务;公安机关的职责和权力;公安工作的概念和特点;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和根本路线;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基本政策;公安行政执法和刑事执法;公安监督;公安队伍建设。

本课程的难点内容包括:公安主体和公安客体;公安机关的组织机构与管理体制;公安工作评价体系;公安科技信息化建设;公安改革。


Ⅱ  考核目标


本课程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领会、应用三个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三个能力层次是递进关系,各能力层次的含义如下。

识记(Ⅰ):要求考生能够识别和记忆本课程中有关公安学的概念和公安学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并能作出正确的表述、选择和判断。

领会(Ⅱ):要求考生能够领悟和理解本课程中有关公安学的概念及基础理论的内涵与外延,对公安学的基本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作出正确的判断、解释和说明。

应用(Ⅲ):要求考生能够根据已学的公安学基础知识,对公安学、公安机关和公安工作中出现的现象和问题进行分析与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者作出正确的判断,对一些复杂问题能通过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Ⅲ  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


导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导论部分的学习,使学生理解警察与警察学、公安与公安学、公安学基础理论等基本概念,系统掌握公安学的研究对象、公安学的学科体系、公安学的发展历史、公安学的研究方法等基本问题。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警察与警察学

第二节 公安与公安学

第三节 公安学基础理论概述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警察与警察学

识记:警察的概念;警察学的概念。

领会:对警察概念的不同理解;警察学的研究对象。

(二)公安与公安学

识记:公安的含义;公安学的含义;公安学的学科性质和学科特点;公安学的研究方法。

领会:警察学与公安学的关系;公安学的研究对象;公安学的学科体系;公安学的发展历史。

(三)公安学基础理论概述

识记:公安学基础理论的概念。

领会:公安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对象。

应用:公安学基础理论的地位;公安学基础理论的现实意义。四、本章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警察与公安的概念;警察学与公安学的概念;公安学的学科性质和学科特点;公安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公安学的发展历史。

本章难点:警察学与公安学的关系;公安学基础理论的现实意义。


第一章  警察的起源与发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理解警察产生的历史条件、各个时期警察的特点等基本内容;系统掌握西方和中国古代警察、近代警察和现代警察制度的建立与发展历程。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警察的起源

第二节 警察的历史发展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警察的起源

识记:不同的警察起源观;警察产生的历史条件。

领会:西方唯心主义的警察起源观;马克思主义的警察起源观。应用:警察起源与公安学研究的关系。

(二)警察的历史发展

识记:古代警察的特点;近代警察的特点;现代警察的特点。

领会:古代警察职能的产生与发展;近代警察制度的建立与发展;现代警察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四、本章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警察产生的历史条件;古代警察的特点;近代警察的特点;现代警察的特点。

本章难点:马克思主义的警察起源观。


第二章  我国人民公安机关的建立与发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央特科、国家政治保卫局、陕甘宁边区公安组织机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公安机关的发展;系统掌握我国公安工作在各个时期取得的主要成就。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人民公安机关

第二节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人民公安机关

第三节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人民公安机关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人民公安机关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人民公安机关

识记:中央特科;国家政治保卫局;陕甘宁边区政府保安处;延安市警察队;中共中央社会部;锄奸工作“九条方针”。

领会:中央特科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国家政治保卫局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公安工作“双重领导”体制。

应用:抗日战争时期公安组织机构的发展变化。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人民公安机关

识记:第一任公安部部长;第一次全国公安会议;“公安六条”。领会: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公安工作的主要成就。

应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公安工作的经验和教训。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人民公安机关应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公安机关的发展。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人民公安机关应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公安机关的发展。


四、本章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中央特科;国家政治保卫局;抗日战争时期公安组织机构的发展变化;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公安工作的经验和教训。

本章难点:公安工作“双重领导”体制。


第三章  公安的本源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理解警察的本质、公安的本质、公安主体、公安客体、公安行为等基本概念;系统掌握以公安行为为研究起点,以实施公安控制的公安主体为一方,以被实施公安控制的公安客体为一方,所形成的公安学基础理论研究的“H”型基本框架。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公安的本质

第二节 公安的客体与主体第三节 公安行为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公安的本质

识记:警察的本质;公安的本质。

领会:警察的阶级性和公共性;社会主义警察的人民性的内容。

(二)公安的客体与主体

识记:公安客体的含义;公安第一客体与第二客体的含义;公安第一客体的要件;公安第二客体的基本内容;公安主体的含义。

领会:公安第一客体与第二客体之间的基本关系;公安主体与公安客体的基本关系。

(三)公安行为

识记:公安行为的含义;公安行为的特点;公安行为的类型。领会:公安行为基本要素的内容。

应用:公安行为基本要素的作用。


四、本章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警察的本质;公安的本质;公安客体与公安主体;公安行为。本章难点:公安主体与公安客体的基本关系;公安行为基本要素的作用。


第四章  公安机关的性质和宗旨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公安机关的阶级属性和组织属性、公安机关的宗旨和践行要求等基本问题,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民警察观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公安机关的性质第二节 公安机关的宗旨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公安机关的性质

识记:公安机关的阶级属性;公安机关的组织属性。领会:正确认识我国公安机关性质的意义。

(二)公安机关的宗旨

识记:宗旨的含义;公安机关的宗旨。领会:新时代公安工作践行宗旨的要求。


四、本章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公安机关的性质;公安机关的宗旨。

本章难点:正确认识我国公安机关性质的意义;新时代公安工作践行宗旨的要求。


第五章  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能和任务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能、公安机关的基本任务等基本概念;系统掌握公安机关的双重职能、新时代公安机关的使命任务等主要问题;正确认识公安机关在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能第二节 公安机关的任务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能

识记:公安机关职能的含义;公安机关的专政职能;公安机关的民主职能。领会:现阶段公安机关专政对象的特点;公安机关专政职能与民主职能的关系。

(二)公安机关的任务

识记:公安机关的基本任务。

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公安机关的使命任务。


四、本章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公安机关的专政职能;公安机关的民主职能;公安机关的基本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公安机关的使命任务。

本章难点:公安机关专政职能与民主职能的关系。


第六章  公安机关的职责与权力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公安机关职责、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义务、警察权、公安机关权力等基本概念;系统掌握公安机关权力的特点与构成、公安机关职责与相关范畴的关系、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义务的特点与要求、公安机关权力的实施与控制等基本问题。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公安机关的职责与义务

第二节 公安机关的权力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公安机关的职责与义务

识记:公安机关的职责;公安机关职责的特点;公安机关主要职责的基本内容;人民警察义务的概念;人民警察义务的内容。

领会:公安机关的性质、职责、任务和权力的相互关系;人民警察义务的特点。

应用:新时代公安机关职责和义务的履行。

(二)公安机关的权力

识记:警察权的概念;公安机关权力的概念;公安机关权力的构成;公安机关权力实施的原则。

领会:警察权的特征;公安机关权力的特征;公安机关权力的程序控制和司法控制。

应用:公安机关权力的实施与控制。四、本章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公安机关的职责、义务、权力的概念和内容;公安机关权力实施的原则。

本章难点:公安机关权力的实施与控制。


第七章  公安机关的组织机构与管理体制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公安机关设置的原则、公安机关组织机构的设置、公安机关的管理体制等基本概念;系统掌握我国公安机关组织机构的改革探索和世界各国警察管理体制的类型等主要内容。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公安机关的组织机构

第二节公安机关的管理体制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公安机关的组织机构

识记:公安机关组织机构设置的原则。

领会:现行公安机关组织机构的设置;公安机关组织机构的改革。应用:公安机关组织机构改革的意义和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二)公安机关的管理体制

识记:体制、管理体制、警察管理体制的含义;世界各国警察管理体制的类型;我国公安机关的管理体制。

领会:警察管理体制的主要类型和特征。应用:我国公安机关管理体制的具体内容。


四、本章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公安机关组织机构设置的原则和内容;公安机关的管理体制。

本章难点:公安机关组织机构的改革。


第八章  公安工作的概念、内容与特点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公安工作的概念、公安工作的体系等基本内容;系统掌握公安工作的方法和特点。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公安工作的概念

第二节 公安工作的方法

第三节 公安工作体系

第四节 公安工作的特点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公安工作的概念

识记:公安与公安工作。

领会:公安工作的基本概念。

(二)公安工作的方法

识记:公安工作方法的概念。

领会: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工作方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工作方法;专门工作与群众工作相结合的工作方法;用民主的方式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工作方法;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工作方法;严肃与谨慎相结合的工作方法;争取多数、孤立少数的工作方法。

(三)公安工作体系

识记:公安工作体系的概念。

领会:公安领导工作;公安行政与舆情工作;公安政治工作;公安专业工作;公安指挥工作;公安法制工作;公安警务保障工作;处突维稳反恐工作;公安教育培训与科研工作。

(四)公安工作的特点

识记:公安工作的主要特点。

领会:公安工作整体性上表现出的特点;公安专业工作的特点。


四、本章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公安工作的概念、体系和特点。本章难点:公安工作的方法。


第九章  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和根本路线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公安工作根本原则、公安工作群众路线、公安群众工作等基本概念;系统掌握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绝对领导的必要性、公安工作坚持群众路线的必要性、不同情况下的公安群众工作方法、做好公安群众工作的主要途径等内容。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

第二节公安工作的根本路线

第三节公安群众工作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

识记:党对公安工作绝对领导的含义;党对公安工作绝对领导的主要内容。

领会: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绝对领导的必要性。

应用: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绝对领导的意义。

(二)公安工作的根本路线

识记:公安工作群众路线的含义;公安工作的群众观点。

领会:公安工作坚持群众路线的必要性。

应用:新时期和谐警民关系的构建。

(三)公安群众工作

识记:公安群众工作的含义;宣传组织群众、教育群众与服务群众。

领会:治安调解中的群众工作方法;解决群体性事件的群众工作方法;公安信访中的群众工作方法。

应用:做好公安群众工作的主要途径。


四、本章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党对公安工作绝对领导的主要内容;公安工作的根本路线;公安群众工作。

本章难点:党对公安工作绝对领导的含义及必要性。


第十章  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针与基本政策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方针公安工作方针、公安工作政策等基本概念;系统掌握公安工作基本方针的贯彻途径和贯彻方法、公安工作基本政策的分类及主要政策和内容。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针 

第二节公安工作的基本政策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针

识记:专门机关与广大人民群众相结合的内涵;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的内涵。

领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的贯彻方法。

应用:公安工作基本方针的贯彻途径。

(二)公安工作的基本政策

识记:公安工作政策的含义;公安工作政策的分类。

领会:公安工作政策的作用。

应用:公安工作的基本政策。四、本章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专门机关与广大人民群众相结合的内涵;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的内涵;公安工作的基本政策。

本章难点:公安工作基本方针的贯彻途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的贯彻方法。


第十一章  公安工作的评价与监督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公安工作评价主体、执法质量考评、公安监督、督察制度、法制监督制度、公安赔偿制度、检察监督制度、行政诉讼制度等基本概念;系统掌握公安工作评价的主体、公安工作评价体系、公安监督分类、公安内部监督和公安外部监督等基本内容。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公安工作评价

第二节 公安监督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公安工作评价

识记:公安工作评价主体的含义;公安工作评价主体的类别;公安工作评价体系。

领会:评价主体多元化对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意义。

应用:公安执法质量考评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大走访”开门评警的常态化工作机制的构建。

(二)公安监督

识记:公安监督的概念;公安监督的分类;公安监督的原则;公安监督的方式。

领会:公安的内部监督;公安的外部监督。


四、本章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公安工作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执法质量考评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本章难点:开门评警的常态化;新时期公安执法监督的强化。


第十二章  公安法治建设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公安法治、公安行政执法、公安刑事执法等基本概念;系统掌握公安法治的理念和要求,公安行政执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程序,公安刑事执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程序等内容。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公安法治概述

第二节公安行政执法

第三节公安刑事执法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公安法治概述

识记:公安法治的概念;公安法治的性质。

领会:公安法治的理念和要求;公安法治的地位与作用。应用:新时代公安法治理念和要求的贯彻。

(二)公安行政执法

识记:公安行政执法的概念;公安行政执法的基本特征。

领会:公安行政执法的地位;公安行政执法基本原则的内涵。应用:公安行政执法的基本程序。

(三)公安刑事执法

识记:公安刑事执法的概念;公安刑事执法的基本特征。领会:公安刑事执法基本原则的内涵。

应用:公安刑事执法的基本程序。四、本章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公安法治的理念和要求;公安行政执法的基本程序;公安刑事执法的基本程序。

本章难点:公安行政执法的基本原则;公安刑事执法的基本原则。


第十三章  公安后勤与公安科技信息化建设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公安后勤、公安装备、公安经费、公安科技、公安科技兴警等基本概念;系统掌握公安后勤建设的主要内容、公安后勤建设应遵循的原则、公安科技的重要性、公安科技的主要内容以及公安科技信息化建设的意义等基本问题。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公安后勤建设

第二节 公安科技信息化建设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公安后勤建设

识记:公安后勤建设的含义;公安装备的含义;公安装备的分类;公安经费的含义;公安经费保障的内容;公安后勤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领会:公安后勤建设的意义;公安装备的特点;公安后勤建设应注意的问题。应用:公安经费保障机制的完善。

(二)公安科技信息化建设

识记:公安科技的含义;公安科技的特征;公安科技兴警的含义;公安科技的主要内容。

领会:公安科技的重要性;科技兴警的基本任务;公安科技信息化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应用:新时期公安科技信息化建设的意义。四、本章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公安经费保障机制的完善;公安科技的含义和特征;公安科技信息化建设的含义。

本章难点:公安后勤建设应注意的问题;公安科技信息化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第十四章  公安队伍建设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理解警种、人民警察招录、人民警察内务、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人民警察素质、人民警察纪律、人民警察奖惩等基本概念;系统掌握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警种的设置、人民警察招录的对象和条件、人民警察内务条令的基本内容、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的意义和主要内容、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素质的内容、人民警察纪律和职业道德的内容、人民警察奖惩的内容、人民警察权益保障与激励机制等基本问题。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警种的设置与招录

第二节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制度与正规化建设

第三节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基本素质

第四节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纪律与道德

第五节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奖惩

第六节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权益保障与激励机制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警种的设置与招录

识记:人民警察警种的设置;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招录的含义和特点。

领会: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招录的对象、条件、程序和原则。

(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制度与正规化建设

识记: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的含义;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建设任务;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的含义和意义。

领会: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建设的基本方针、原则和基本要求;《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条令》的基本内容;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的内容。

(三)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基本素质

识记: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素质的主要内容。

领会: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素质的提高。

(四)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纪律与道德

识记: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的含义和内容;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业道德的含义。

领会: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和要点。

应用: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职业道德建设。

(五)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奖惩

识记: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奖励的种类、等级和依据;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惩处的种类和依据。

领会: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奖惩工作的原则。

(六)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权益保障与激励机制识记: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权益保障的内容。

领会: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激励机制。

应用: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权益保障体系和激励机制的构建。


四、本章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内务制度与正规化建设;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纪律和道德。

本章难点: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权益保障。


第十五章 公安工作的改革与展望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公安改革、公安运作机制、警力资源等基本概念;系统掌握公安改革的含义、意义和成就,公安改革的基本原则和创新方法,公安改革的形式和步骤,公安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含义、必要性和主要内容等基本问题。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公安改革及其成就

第二节 公安改革的原则与方法 

第三节 公安改革的形式与步骤

第四节 公安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公安改革及其成就识记:公安改革的含义。

领会:公安改革的主要成就;公安改革的主要经验。

应用:公安改革的现实意义。

(二)公安改革的原则与方法

识记:公安改革的原则;公安运作机制的创新;公安结构改革的创新;优化警力资源配置的创新。

领会:公安改革的创新方法。

(三)公安改革的形式与步骤

识记:公安改革的主要形式;公安改革的基本步骤。

领会:渐进式公安改革与集中式公安改革;创制式公安改革与调制式公安改革。

(四)公安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识记:公安治理能力的含义;公安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涵。

领会:公安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性;“人”的管理及其创新;“事”的管理及其创新;“地”的管理及其创新;“物”的管理及其创新;社会组织的管理及其创新。

应用:公安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四、本章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公安改革的原则与方法;公安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本章难点:公安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Ⅳ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


一、课程自学考试大纲的目的和作用

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是根据治安学专业自学考试计划的要求,结合自学考试的特点而确定的。其目的是对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课程考试命题进行指导和规定。

本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明确了课程学习的内容与深广度,规定了课程自学考试的范围和标准。因此,它是编写本课程自学考试教材的依据,是社会助学组织进行自学辅导的依据,是自学者学习教材、掌握课程内容知识范围和程度的依据,也是进行自学考试命题的依据。


二、课程自学考试大纲与教材的关系

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是进行学习和考核的依据,教材是学习掌握课程知识的基本内容和范围,教材的内容是大纲所规定的课程知识和内容的扩展和发挥。大纲与教材所体现的课程内容基本一致,大纲里面的课程内容和考核知识点,教材里一般也要有。反过来,教材里有的内容,大纲里则不一定体现。


三、关于自学教材

《公安学基础理论》,蔡炎斌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


四、关于自学要求和自学方法的指导

本大纲的课程基本要求是依据专业基本规范和专业培养目标而确定的,课程基本要求还明确了课程的基本内容以及对基本内容掌握的程度。基本要求中的知识点构成了课程内容的主体部分。因此,课程基本内容掌握程度、课程考核知识点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核的主要内容。

为有效地指导个人自学和社会助学,本大纲已指明了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在章节的基本要求中一般也指明了章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共6学分。

对本课程,应以马列主义、***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进行学习。

1. 系统方法

本课程的各章之间有紧密联系,甚至可以看作一个系统的整体,每个问题都不是孤立存在。因此,运用系统的方法,有助于在认识和研究某一问题时,不就事论事,而是将其放到整门课程中去理解和思考;同时有助于在众多的问题中找到关键性思路,更好地领会本课程的实质内容。

2. 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本课程的内容密切联系公安工作实际,是对公安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升华。如公安机关的性质、宗旨、职能、任务、职责、权力、管理体制、路线、方针、政策以及队伍建设等内容,紧密结合***总书记对新时代公安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与新时期公安机关和公安工作的新特点和新问题联系。因此,学习本课程要坚持理论联系现实,才能学深悟透、开阔思想,进一步增强对公安机关和公安工作的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推动公安学学科的发展。

3. 比较分析的方法

比较分析是理论分析的重要方法。在本课程的学习研究中主要运用两种比较分析:一是横向比较,即将我国公安学的发展状况与国外相关的警察学进行比较,借鉴国外先进的理论研究成果;二是纵向比较,即用历史的眼光和思路审视我国警察制度和警察活动的情况,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五、对考核内容的说明

1. 本课程要求考生学习和掌握的知识点内容都作为考核的内容。课程中各章的内容均由若干知识点组成,在自学考试中成为考核知识点。因此,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所规定的考试内容是以分解为考核知识点的方式给出的。由于各知识点在课程中的地位、作用及知识本身的特点不同,自学考试对各知识点分别按三个认知层次确定其考核要求。

2. 在考试之日起6个月前,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国务院、公安部制定或修订的与公安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将列入本课程的考试范围。凡大纲、教材内容与现行法律、法规或制度不符的,应以现行法律、法规或制度为准。


六、关于考试方式和试卷结构的说明

1. 本课程的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满分100分,60分及格。考试时间

150分钟。

2. 本课程在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大致为:识记占35%,领会占45%,应用占20%。

3. 试卷要合理安排难易结构,试题的难度可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个等级。必须注意试题的难易程度与能力层次有一定的联系,但二者不是等同的概念。在各个能力层次中对于不同的考生都存在着不同的难度。

4. 课程考试命题的主要题型一般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辨析题、论述题、材料分析题等题型。


附录 题型举例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 我国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是A.坚持群众路线

B.坚持“条块结合,以块为主”C.坚持多党合作,互相协商

D.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2. 公安改革的基本原则包括A.依法治国原则

B.有限警务原则C.公开透明原则D.廉政高效原则

三、简答题

简述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建设的基本方针。

四、辨析题

公安机关行政执法过程中,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可以对行政决定作出自由裁量,这是公安行政执法责任性原则的要求。

五、论述题

请结合实际,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公安机关所肩负的主要任务。

六、材料分析题

3. 材料一:1996年4月9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卷烟厂发生一起强奸杀人案,警方认定18岁的呼格吉勒图是凶手,仅61天后,法院判决呼格吉勒图死刑,并于5天后执行。2005年,轰动一时的内蒙古系列强奸杀人案凶手赵志红落网,其交代的第一起案件便是当年这起“4·9”杀人案。2014年11月20日,呼格吉勒图案进入再审程序,再审不进行公开审理。2014年12月15日,内蒙古自治区高院作出再审判决,原审被告人呼格吉勒图无罪。

材料二:2010年5月9日,“杀害”同村人在监狱已服刑多年的河南商丘村民赵某,因“被害人”的突然回家,被宣告无罪释放。河南省高院于5月8日作出再审判决,撤销省高院之前的复核裁定和商丘市中院的判决,宣告赵某无罪。同时立即派人赶赴监狱,释放赵某,并安排好其出狱后的生活。省法院纪检组、监察室同时启动责任追究机制。

请结合公安工作政策的理论知识,分析材料所反映的共性问题。


大纲后记

《公安学基础理论自学考试大纲》是根据《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基本规范(2021年)》的要求,由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法学类专业委员会组织制定的。

全国考委法学类专业委员会对本大纲组织审稿,根据审稿会意见由编者做了修改,最后由法学类专业委员会定稿。

本大纲由湖南警察学院蔡炎斌教授主编,由蔡炎斌教授、江西警察学院刘晓彬教授、云南警官学院罗明娅教授、吉林警察学院王芳教授、南京警察学院贾延安副教授、湖北警官学院魏琴副教授共同撰写;参加审稿并提出修改意见的有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任士英教授、王世卿教授和李姝音教授。

对参与本大纲编写和审稿的各位专家表示感谢。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法学类专业委员会

2024年3月


更多最新自考公告、考试提醒、政策解读、自考答疑、备考指导、考前资料......考生可以申请陕西自考免费咨询或者关注《陕西自考服务网》微信公众号,及时获取陕西自考最新信息!

本文标签:陕西自考法学类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安学基础理论自学考试大纲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sxzk.sx.cn

本文地址:http://www.sxzk.sx.cn/zl_fxl/24471.html


《陕西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

陕西自考便捷服务